本卷用細筆硬毫書寫,筆墨枯勁,於規矩法度中,奇蹤變化,神采動盪,迂迴盤繞處有驚蛇走虺,驟雨旋風之勢。九十五行以後,字形漸大,運筆更放,達於淋漓酣暢,心手兩忘之境,為草書藝術的極致。
蔣廷錫(1669-1732),江蘇常熟人。康熙朝進士,官至文華殿大學士,善畫花卉,畫風寫實,生機盎然,多有奉旨作品。
與真實白菜相似度幾乎百分百的作品,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,菜葉上停留的兩隻昆蟲,為寓意多子多孫的螽斯和蝗蟲。
圖繪櫻桃幹上,二桑鳲棲止。敷色濃豔,層次分明,陰陽向背皆備。翎毛之用筆,尤其精細,毛色豐潤,似突顯躍然於紙面。本幅為郎世寧「仙萼長春」冊第八開。
題材雖取諸生活,然景物莫不布置細巧,且賓主呼應得宜,可謂兼融中西畫法之難得傑作。
對幅絹地先用紫色染勻再灑泥金,而後用黑繡線繡上篆書七言律詩,得書法之神韻。書畫皆精,略有染色,觀賞藝術價值極高,是繡品中極佳之作。
本幅為郎世寧「仙萼長春冊」中一開,畫牡丹迎風搖曳,色彩至為艷麗。並從寫生入手,加入西洋光影透視技法,倍覺栩栩如生。
本幅為清朝最典型的祝壽圖,在偌大的壽字內,繪出仙界飄緲空靈的和樂境界,此喻「福如東海長流水、壽比南山不老松」構景功妙。
這幅描繪孔雀在花園中漫遊的作品,巨大的畫面尺寸,令人印象深刻。又在中國傳統的「雙鉤填彩」法中,使用鮮艷的色彩,並加上西方繪畫光影透視的效果,呈現出華麗的面貌,有著燦爛奪目的感覺。
乾隆皇帝曾有詩文描寫雛鶴提到「鶴雛纔出殼,便具凌雲概」,畫中雛鶴站立挺直的姿態或許可為呼應。
寫生綿羊三隻,表示「三羊開泰」之意。畫法參酌中西,把母羊溫柔慈愛、小羊稚嫩天真的表情動作,描寫得極為傳神動人,背後襯景的老梅、翠竹,用筆自由,具有傳統中國畫法的寫意情趣。